重慶晨報記者 蔣艷 實習生 王思洋 報道
  解放碑商圈、觀音橋步行街、南坪步行街……重慶的各大商圈裡商場林立,來自世界各地的時尚、大牌匯聚在這裡,鞋、包、服裝等讓人隨意挑選。時光倒退回去30多年。誰還記得重慶最早的現代商場?說到這個已經消失的商場,老重慶人又會想起些什麼?
  81歲的重慶老設計師於景章,找到了塵封多年的一份設計手稿——上世紀80年代初設計的江北百貨商店。為什麼說這個商場是最早的“現代商場”?它新穎在哪裡?重慶晨報“尋訪重慶城市文脈欄目”為你揭開這段往事。
  如何出爐?
  專家公眾一起投票海選
  81歲的於景章是重慶最資深的設計師之一,也是重慶建築發展的見證人和“活字典”,從業40年,參與過重慶很多老建築的設計。
  前不久,在圖書館翻書時,一本泛黃的老書喚起了於景章心底珍藏的很多往事。這本書是1985年出版的《中國建築年鑒》,裡面入選並展示的一座重慶建築,就是他設計的江北百貨商店。與重慶江北百貨商店一同入選年鑒的,還有上海賓館、廣州白天鵝賓館、成都文化宮工人劇院、樂山大佛寺等。
  年鑒是這樣記載重慶江北百貨商店的:重慶市江北區,7536平方米;鋼筋混凝土現澆框架、板式梁、預製鋼筋混凝土預應力空心板組合結構;重慶市設計院於章景、古建中設計;1982年1月建成。
  記者查閱了一些資料,但對這幢建築的介紹也是隻言片語。
  於景章回家後,開始找江北百貨商店手稿、圖紙、老照片。經過仔細地翻找,於景章終於找到了珍貴的資料——江北百貨商店設計手稿。
  於景章回憶,江北百貨商店是改革開放後重慶建修的一個重點工程,重慶市政府和建委、商業等部門都很重視。
  於景章說,當年市建委提出建築要用“設計競賽”的方式來評選。“重慶市設計院內部所有的設計師都參與了,大家都拿出看家本領。”於景章說,他也精心繪了圖紙。200餘幅設計圖紙交上來,擺在市設計院的大樓底下,邀請社會各界來參觀。有建設和商業管理部門、商場業主、大專院校的專家,也有營業員和普通老百姓,大家一起來評比、投票和提建議。一個月後專家和公眾投票結束,於景章的設計方案入選。
  長得啥樣?
  採用玻璃幕牆和島式陳列
  於景章的設計為什麼會中選?於景章說最重要的是兩點:玻璃幕牆和“島式陳列”。現在的年輕人覺得這很普通,但在當年,這就是前衛和時尚。“當時,國家提出的要求是,建築設計要經濟、實用,在可能的條件下照顧美觀。另外,江北區相關部門要求‘房子還是要規規矩矩’。”於景章說,自己就是從這些角度去思考和設計的。
  在那個年代,設計師的手腳沒有完全放開,還有些“縮手縮腳”。於景章翻閱了大量國內、國外的資料,為自己的設計找靈感。
  於景章設計的江北百貨商店,是一座三層建築。他大膽地將外牆設計成了玻璃幕牆,那時的玻璃幕牆還不普及,也少有工廠加工,主要就是“土玻璃”。但相比包得嚴嚴實實的牆式建築,這已邁出了一大步。
  對商店內部,於景章的設計也“很大膽”,他打破了當時的櫃臺陳列,改為“島式陳列”。
  什麼是“島式陳列”?這是現代超市、商場普遍採用的方法,內部有各種陳列架,顧客可以直接接觸到商品,併進行挑選。那個年代,顧客與貨品“零距離”接觸,還是很新鮮的事。這一大突破,是現代商場的雛形。
  為何轟動?
  廣播電臺連續播報了一周
  修建前,於景章還對江北百貨商店的外部環境作了設計。比如,在建築的外面修建花台、水池、散步的人行步道,讓整個環境與商場協調。人們不僅可以在商場里買東西,還能在周圍散步、休息。
  1982年1月,江北百貨商店建成開業,整個重慶城都轟動了。於景章還記得,當時的重慶廣播電臺,把江北百貨商店作為“重慶新氣象”,連續播報了一周。
  商場里賣的東西琳琅滿目,日用百貨、服裝、鞋子……有人來買東西,有人來看稀奇,人特別多。後來,於景章設計的江北百貨商店得了兩個獎,當時的重慶建院,還將這個建築設計作為典型案例編進了教材。
  記者在一張老照片上看到,江北百貨商店外牆上寫著“JIANG BEI”。商場門前有水池,水池周圍種著花草植物,最外面還有白色的花紋護欄。
  30多年過去了,江北觀音橋發展成了商圈,江北百貨商店早已被拆除,消失得無影無蹤。
  江北百貨商店在什麼位置?於景章說,就在觀音橋步行街上,即現在的新世界百貨那一片。於景章說:“它的消失我能理解,我找到了這些老照片、老資料,可以讓老重慶人懷舊,也讓年輕人看到當年的時尚商場是啥模樣。”
  於景章
  高級建築師,曾入選《中國專家大辭典》。1933年6月出生,曾任重慶市設計院資深設計師、重慶市設計院港慶建築裝飾有限公司(中外合資)總工程師、重慶建院建築設計研究院福州分院總建築師。從事建築設計工作40餘年,曾在全國、四川、重慶等多次獲得獎項。
  老重慶的回憶>
  商品能摸能試了,大家都去看稀奇
  62歲的鄒訓雲,是江北區觀音橋的老居民。1981年,老鄒一家搬到了江北區渝北二村,就在現在的新世界百貨背後。
  1982年,江北百貨商店開業了,離自己家不遠。聽說裡面的設計很好,商品自己能摸能試了,他和家人都去看稀奇。
  “確實不一樣,感覺好新潮。”老鄒說,以前去商店買東西,只能看不能摸,想要什麼東西,先說“同志,請幫我拿一下”,然後營業員才會從貨架、玻璃櫃里取出來,遞給顧客。人多的時候,想多看幾樣都不好意思,有時遇到營業員不耐煩,更是沒辦法。
  有了這樣新型的、敞開式的陳列方式,顧客可以自己去挑選商品了。
  老鄒說,江北百貨商店主要是賣日用百貨、布匹、皮鞋、衣服等。當時每月工資是30多元,商店里的皮鞋大約幾塊錢一雙。那時還沒有雙休日,一家人就選在星期天去逛,“每次去,人都很多,大家都喜歡來這裡買東西。”
  江北百貨商店外面環境也好,買完東西還能去散散步。那時的娛樂活動少,能這樣舒適地逛街,安逸得很。
  說起逛江北百貨商店就覺得提勁
  54歲的楊本君,退休前在重慶市勘測大隊(現在的重慶市勘測院)工作,她所在的單位曾參與過江北百貨商店的前期勘測。
  楊本君說,沒有江北百貨商店前,主城居民要逛街,一般都是去解放碑。那時的解放碑,主要有群林商場、重百商場、友誼商場,但都是使用傳統陳列方式的商場。
  江北百貨商店開業後,人氣很旺。這家新商店的商品很豐富,只要一說起去逛江北百貨商店,就會覺得很“提勁”。
  年輕女孩喜歡逛街,剛參加工作的楊本君,就會把錢攢起來,去商場買些日用百貨、衣服和鞋子,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特別是逢年過節,江北百貨商店就成必去的地方”。  (原標題:當年最提勁的江北百貨商店 造型是海選出來的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w08bwbhz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