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報網路行銷記者 李迎春
  攝影融資記者 程啟凌
  核心
  提示
  藝術劇院公司內部力量的聚集和釋放立即產生了效果,這景觀設計不僅表現在效率提高、工作量和劇目演出的大幅增加,還表現在精品劇和新的創作模式的出現。話劇《活在陽光下》預計本地觀眾將達到6萬人,這在過去極難想象。這部劇不僅極大提升了藝術劇院公司的“精氣神”,也讓這個團隊有了久違的成就感。
  “在國內,一部話劇能演10多場,就相當牛了,我們這部已預訂了60場。”成都藝術劇院有限責任公司演員陳力所seo說的這部劇,是正在蓉城熱演的話劇《活在陽光下》。
  截至上周,這部由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指導,中共成都市委宣傳部、成都市文化局策劃組織,成都市文聯、成都藝術劇院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出品的話劇在西南劇院已連續演出16場,場場滿座,好評如潮關鍵字排名。在這部劇成功的背後,成都文化體制改革帶來的攪動力量日漸浮現。
  最頭痛的是打破鐵飯碗
  幾年前,成都本土歌舞、話劇等藝術演出頗為冷清,少有人知道成都本地的話劇或歌舞演員。但這種情況正在悄然發生變化。2012年,按照成都市《關於深化市屬國有院團體制改革的總體方案》要求,當時默默無聞的成都藝術劇院,將院部、歌舞、話劇、雜技4個院團完成轉企改製,於當年6月29日成立了成都藝術劇院有限責任公司。一場涉及成都藝術文化演出市場最核心的改革拉開大幕。
  2月26日,成都藝術劇院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唐靜在他的辦公室接受眾多媒體採訪。“改革不簡單是人財物的問題,主要是體制機制改變。人財物包含其中。體制機制改了,先要找準定位,再確定公司運行模式,之後才是管理模式和資金模式。”唐靜認為,文化產業最重要的是把文化屬性做出來,先有社會效益,然後遍地都是市場。但在改製前後最讓他頭痛的卻是發錢的問題。“打破鐵飯碗最難。”唐靜回憶,當時有人找他論資排輩,有人要按職稱和工齡發。
  “改製後,我管不了那麼多了,所有事業編製都改成合同制。”唐靜說,合同制意味著所有人能上能下,能進能出,收入多少不看資歷,只看效益。公司為一些“老人”提供不同的崗位,不能勝任可以轉崗。
  在唐靜看來,以前劇團是政府的兒,事業單位改企業後不同了,政府變成了客戶,“你要為他服務好,才能掙他的錢。”
  現在一個蘿蔔八個坑
  《活在陽光下》的舞臺總監王為人現在是成都藝術劇院公司演出營運公司經理。他1976年入行,40多年來,他經歷了很多次改革,“這一次才動了真格。”
  這次“動真格”對公司內歷經改製的300多號人的確是一番劇烈改變。“以往不少人一直到退休都沒事幹,現在加班加點成為家常便飯。”王為人說,去年一年到現在,他沒有休息過一天,有時加班要加到凌晨三四點,早晨7點又得爬起來,“上午9點還要打卡。”
  改製調動的積極性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釋放。唐靜說,以前排練有補助,大家出工不出力。現在取消了,只看結果。過去要兩到三個月才能排出的戲,現在半個多月就能保質保量地排出來。
  在劇團工作了幾十年的老演員陳力對此深有體會。改製前,他因缺乏展示舞臺把精力投入了教學,先後在四川兩所高校任教。他說,改製前有時一年一個戲都沒有,甚至幾年都沒一個。他寫了200多個小品,基本都沒排。改製後他回到單位,提交了15個小品,已演了七八個。“改製後最關鍵的是提供了平臺,能者可以多勞,而且多勞可以多得!”
  王為人在擔任舞臺總監、演藝公司經理的同時,還是一名演員,市場推廣、項目立項、舞美設計、結算,他也要負責。“以前一個蘿蔔一個坑,現在一個蘿蔔八個坑。”他的工作量達到以前的三到五倍,天天都有戲,甚至一天有兩場。“很累,但出成果。”
  改製後,唐靜有時來到單位會偷偷地笑,“辦公室沒人,肯定都去排練、演出了。”而改製前,辦公室沒人很可能意味著都辦自己的事去了。
  有回報,累並快樂著
  改製後的累是有回報的。改製後,藝術劇院公司演職人員的收入不再和資歷和幾級演員掛鉤,而以角色和能力劃分。除基本工資外,還有績效工資和演出費,都與付出和成績掛鉤。比如一齣戲,如果演60場,一場演出費300元到400元,演下來,這筆收入就和過去全年的工資差不多了。
  陳力說,過去工不工作、上不上心都旱澇保收,現在有投入有付出就有相應回報,大家的積極性也出來了。過去一個人一個月發到手上只有1000多元,現在僅績效一年就可到3萬元左右,此外還有演出費。“現在起碼是翻倍,以後還要翻番。”王為人說:“收入增加了,榮譽也增強了,人氣也聚起來了。”
  積極性的提升不僅來源於待遇變化,一套公平的評判機制和淘汰機制也很重要。據瞭解,下一步,藝術劇院公司還將實行競爭上崗、末位淘汰等機制,增加內部壓力和活力。
  兩部戲,兩個嶄新的開始
  藝術劇院公司內部力量的聚集和釋放立即產生了效果,這不僅表現在效率提高、工作量和劇目演出的大幅增加,還表現在精品劇和新的創作模式的出現。
  正在成都西南劇場熱演的話劇《活在陽光下》預計本地觀眾將達到6萬人,這在過去極難想象。這部劇不僅極大提升了藝術劇院公司的“精氣神”,也讓這個團隊有了久違的成就感。
  陳力介紹,《活在陽光下》將來還可能全國巡演,場次有望到100場。在原有事業單位院團體制下,這種接地氣的作品相當少。原來的專業院團養成了由政府大包大攬的習慣,依賴於政府經費,主要劇目創作生產大多圍繞獎項和賽事立項,沒有考慮面向普通觀眾,“劇本脫離群眾脫離實際,都是喝茶喝出來的。”《活在陽光下》的成功正是劇院改製後轉向群眾轉向實際的結果,這也使其成為成都文化惠民演出的精品劇目。
  唐靜透露,他們正在籌備一齣名叫《奔夢》的劇。這出劇將採用嶄新的模式,用項目(劇目)股份制等多種手段來激活藝術家的創作熱情和激情。公司不給錢或只給啟動資金,引進外來投資者,創作和演職人員以勞動入股,最後以收益分配。這部戲如果成功,將為藝術劇院公司探索出一種新的運作和激勵模式。
  改製不是一味往前沖
  按唐靜的理解,改革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打破傳統,標新立異,而是回歸事物本來的規律,按規律辦事。過去的院團排戲主要以獲獎或者參加某個活動而排演,演給一部分人看後就收場,這違背藝術創作規律,也違背市場經濟規律,造成極大的浪費。此外,很多院團一味追求藝術效果的呈現,沒有考慮演出製作成本,造成演出成本過高,老百姓消費不起,演一場虧一場。“現在我們要排好一個戲就要演好一個戲,排好一個戲就要讓群眾喜歡一個戲。”用企業的管理營運模式來經營劇目創作生產,演每場戲都要核算成本,拓展市場,推廣演出,爭取效益。演每場戲都要計算投入和產出。
  採訪中,唐靜多次說自己不按常理出牌。但面對“改革涉及很多人利益,遇到阻力怎麼辦”的問題時,他流露出了沉穩的一面。他說:“我一直認為改製不是一味向前沖。”藝術劇團改製成功與主管部門的支持有很大關係,比如改製過程中,按原工種體系,政府保證了大家的基本工資,這是平穩改製的基礎。
  成都是全國第二批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城市和全省文化體制改革重點城市。在文化體制改革過程中,成都的思路由“辦文化”轉向“管文化”。在投入方式上:以前是“養人”,現在是“養事業”“養項目”,對於民族的、高水平的經典演出,政府每年都會拿出扶持資金,用於場租費用與回購票,這給了改製後的公司很大的“市場機會”。
  一個兜底政策,一個扶持政策,可謂扶上馬送一程。去年一年,改製後的成都藝術劇院公司收入2170多萬元,有320多萬元的利潤,這在成都文化企業的大盤中不算什麼,但對成都的文化體制改革卻有相當大的意義,因為他們是從純粹體制內走出的團隊。
  (原標題:改製改出生機 劇院“活在陽光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w08bwbhz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